林学考研要考的科目有哪些

??林学专业的考研初试科目有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846现代林业理论与实践(或者802林木遗传育种学或者森林保护学,具体科目因报考院校确定)。复试科目是林学概论,参考书目是《林学概论》,主要考察森林培育、森林经理、森林保护、森林生态学等相关知识,复试参考书目的版本需根据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确定。3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的参考书目有《植物生理学》和《土壤学》等,具体的版本和其它附加书目可以参考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
林学硕士的备考安排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复习的起点一般设在4月,因此把4月到12月份为三个阶段。9月前、9至10月、考试前,具体说:
9月前主要是第一轮复习,英语要背完真题、政治要先学完一遍、专业课的书目起码看过一遍,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每天的学习时间阶段,利用好对最终的成败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不能不放松。9月至10月份主要是第二轮复习,要整体着手准备答真题,弄清弄懂其中的知识点,并着手开始背诵专业科目和政治科目。考研前主要是第三轮复习,要根据前期复习的情况查漏不出,同时进行模拟考试以提升按时答题的熟悉度。
林学硕士研究内容依托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城市林业、森林土壤学、森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学科群,充分立足行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紧密围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熟练运用现代林业技术手段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林学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定位于培养具有扎实林业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及科研教学等单位及国际组织从事规划设计、调查咨询和管理的应用型领军人才。通过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和完善的实践训练环节,强化学生理论学习与职业能力培养。
林学硕士基本要求密切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满足“两屏三带”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构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矿山生态修复等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学生能够满足林业、水利、国土、环保等行业的职业要求;同时,满足我国对外开放、提升全球影响力对林业和生态建设领域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大部分院校的林学专业硕士培养方式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联合指导,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校内导师应由本单位具有硕士研究生指导经历、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应由来自相关生产实践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担任。
开设林学(林业)专业硕士的优秀院校有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这些院校专业实力强,在同等院校里,上岸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