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考研 中国美术史花鸟画总结(中篇),盘它!

??宋代:发展到成熟阶段

宋代是花鸟画空前发展的前期。一方面有画院画家应宫廷厅堂装饰之需要而创作的承袭五代的“黄家富贵”的花鸟画风。另一方面文人士大夫的水墨花鸟画也形成了独特的体系,不拘陈法,寄情于笔墨,与院体花鸟画形成鲜明对比。

院体画:

历代统治集团为了政治宣传及满足其精神享受,莫不搜罗画手,组织创作,宫廷画院专门机构之制创自五代。至宋规模完备,呈现出繁荣景象,大多花鸟画家重视深入自然对物态进行观察研究,作为构思和创造形象的依据,大都精密不苟,细致入微。

由于黄体对花鸟画的垄断。所在北宋前期长期100多年里,许多画家以效仿黄体为能事,放弃了对现实的体验,放弃了自己的个性,结果造成花鸟画发展的停滞,作品越来越庸俗了,刻板,缺乏生气。其后有一些个性的画家,不满黄体的束缚,坚持深入生活的写生之道,终于打破了黄体一花独放的局面,迎来了花鸟画的又一次繁荣,其中以崔白,赵佶最为出色。

崔白:

技艺熟练,善于表现在自然环境中花鸟的运动和变化及相互联系,描写不同季节气候下动物的生动形态。

《双喜图》是一件巨幅花鸟画,表现在肃杀萧瑟的秋风中山雀和野兔的情态,被劲风吹动的枯枝败叶衰草野竹,受惊扰而躁动不安的山雀,由此引起野兔扬首回顾的情节都刻画的精妙入微,鸟兽笔致工细,而山坡树干则用阔笔水墨画出,在写实中具有野逸的情趣。

《双喜图》

赵佶 :

书画创作和鉴赏颇有才华,他主持的宣和画院创作活动堪称古代宫廷画院之最,有高的文学修养,极力主张构思不落成套,只画花鸟,重视写实,对画家作品亲自审评。作品有细腻柔丽的典型宫廷花鸟画:《瑞鹤图》、《芙蓉锦鸡图》

也有水墨捕捉的一种《柳鸦芦雁图》此图风格自然明亮,柳树与乌鸦采用没骨画法,设色浅淡,柳干、枝条、栖鸦等描绘细腻,栩栩如生。

崔白等优秀画家的出现,预示着花鸟画表现领域的扩大和艺术技巧的进一步提高,标志着宋代花鸟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赵佶《瑞鹤图》

文人画:

北宋中后期文人士大夫绘画形成了独特体系,他们作品抒情寄兴,壮物言志,不完全拘泥于形似格法,多好水墨写意,爱画梅竹,以表现高洁品格。文人画赋予梅兰竹菊以道德品格,号称“四君子画”

文同:

诗人兼书法家,善于墨竹,自号“笑笑先生”,世称“石室先生”。他与苏轼一样看重在绘画中表现主观情怀,运用书法用笔把墨竹画推向新水平,开创了湖州竹派。

苏轼:

号“东坡居士”,与米芾、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四家。尤擅画墨竹、枯木怪石,勾皴擦破,干湿浓淡,技法全面而互不干扰。发墨清晰,毫不滞涩,别有一番意蕴《枯木怪石图》。

苏轼《枯木怪石图》

扬无咎:

字补之,不慕荣利,是善画墨梅的文人画家。他所画墨梅朴素无华,具有高雅绝尘的气质,《四梅花卷》画含苞、初开、盛开、花谢四种状态,并题词抒情,体现了文人画诗书画并重的要求

法常 :

元初擅画龙虎、猿鹤、禽鸟、山水、花竹人物,多以水墨随意点染而成,不求形似,不拘陈法,笔墨简单,黑白相生,意趣超凡,似含禅机,他的水墨花鸟花并未得到一致认可。《松猿图》明净虚和,形简而意足的画风,与当时梁楷简笔人物画相通,开辟了花鸟画的新天地。

在明清花鸟画大家沈周、陈淳、徐渭、八大山人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法常的痕迹,作品流到日本,对日本绘画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Add a Comment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4027590号-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