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严进”,也要“严出”,深圳大学317名研究生被退学

深圳大学2017年3月以来对317名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近日引发关注。据该校官网发布的消息,深圳大学研究生建立的完整的“提示—预警—淘汰”制度体系,形成有效的分流淘汰机制,让 “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成为过去,“严进严出”日益成为常态。

据该校官网发布的消息,在被退学的317名研究生,其中未注册218人,学习年限超期89人,成绩不合格10人。

深圳大学被称为“潜力股”大学,尤其是这几年在广东省和深圳市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大学发展的速度非常迅猛,可以说无论是从实力还是颜值上来说,深圳大学都是一所“令人向往”的大学。而他们这317名研究生,却被迫退学,确实很可惜。

据南方都市报4月22日报道,2018年,深圳大学研究生院退学硕博132人,有74%原因是因为学位论文不过关无法毕业,主要以硕士为主。

“深圳大学有完善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对学位论文的开题、预答辩、查重、送审、评议和公开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要求。”深大研究生院工作人员在上述报道中建议,报考研究生前要根据个人兴趣和本科学习基础选择专业;入学后要与导师详细讨论确定研究方向并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具体而言,2018年被退学的132人中,未注册退学有34人,学习年限超期退学有39人,学业退学4人,个人申请退学55人(其中27人学习时间达到最长学习年限)。

深圳大学研究生院工作人员在上述报道中解释,未注册退学是指超过学校注册时间未来注册报到,多数研究生是学习时间到了最长学习年限就不来了,少数是不想读了也不想自己申请退学。学习年限超期退学则是深大研究生的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在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含休学和保留学籍)未完成学业者将被退学处理。

近年来,深圳大学不断加强研究生教育培养改革,通过学业考核、中期考核、学位论文审核和查重、学业温馨提示和成绩预警等方式严控培养过程,2017年3月以来,深圳大学研究生院共进行了4645人次学业温馨提示、366人次学习成绩预警、3083人次学习年限预警;对57名无法完成学位论文的研究生进行结业处理,其中博士15人、硕士42人。

深圳大学317名研究生被退学

同校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对于本次新闻事件,深圳大学的同学们发表了不同意见:

A:

“从好的方面讲,整体学术水平可以提升,因为研究生既然叫研究生,他们应该做的除了完成课余学业之外,应该要有点成果,在学术领域有一些突破。如果只是’划水’的话,读研究生就没有什么读的必要了。”

B:

“有部分研究生,他们选择的方向不太一样。有的觉得研究生是他学历的提升,但本身更偏向就业方向,以至于忽略了研究生期间的一些学术研究。”

C:

“深圳大学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方面的氛围不是很好,导致毕不了业,学校应该加强这方面训练。”

高校学生“被退学”

在新闻中已经屡见不鲜

如今,事件一经报道,话题#深圳大学317名研究生被退学#登上微博热搜。

网友纷纷感慨:好不容易考上的,却不好好珍惜。

然而,这已经不是高校第一次处理不好好读书的学生了。

今年3月,广州大学72名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博士7年、硕士5年,下同)内未完成学业,学校决定对这72名研究生作退学处理。同月,西南交通大学对于“超出最长学习年限且未提出结业申请”的2012级博士研究生(含留学生)和2014级硕士研究生(含留学生),拟按学校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退学处理。华中科技大学曾对18名本科生进行处理,一夜之间“本科变专科”。而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业成绩未达要求的22名学生,悉数被处以退学处理,另外40名学生留级。

此前,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中要求“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

《通知

》要求,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

虽说学生被退学早已有前车之鉴,但深圳大学两年时间内对317名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还是给人以极大震撼。

一则是被退学学生数量大,二是涉及学生学历高,均为研究生。从这种大刀阔斧的举措中,不难看出让“严进严出”日益成为常态,深圳大学的确是认真的。

从“严进宽出”走向“严进严出”

高等教育需要提升毕业质量

中国的高校一直被人诟病是“严进宽出”,高考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进入大学便可高枕无忧坐等毕业。“宽出”表面上看是让高校学生从繁重的学业压力中摆脱出来,得到了“解放”,但其实是在“害人害己”。,高考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进入大学便可高枕无忧坐等毕业。“宽出”表面上看是让高校学生从繁重的学业压力中摆脱出来,得到了“解放”,但其实是在“害人害己”。

“严进宽出”的管理体制之下,部分大学生度过了看似轻松却很“颓废”的4年,不仅专业知识没学到位,还形成了懒惰散漫的习惯。如果学无所成必然导致就业、升学处处受阻。

这样的结果,对于曾经寒窗十几年的大学生本人以及含辛茹苦的家庭来说,恐怕都难以接受。最终那些“严进宽出”的高校声誉也会受到影响。等到这样的大学生毕业了,企业单位满怀期待,招聘来的大学生却这也不行、那也不会,对整个社会都是极大的损失。

大学“严进宽出”,必然带来很多隐忧:为了让学生能顺利毕业,考前划重点、开卷考试、作弊、“水课”送学分等现象层出不穷,“清考”人数一届多于一届。最终导致学风每况愈下,教学质量堪忧,“毕业即失业”现象多发。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从学生个人、高校还是社会出发,都应该不断加强管理,让大学生们在一个严肃活泼的环境下茁壮成长。从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学风建设的角度来说,正在创建“双一流”大学的高校们应该起带头作用。在此过程中,如何注重学生的差异化成长,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也是摆在各大高校和高校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

事实上,国外高校尤其是一些名校,“严出”才是通行做法。美国一些名校的本科学生淘汰率甚至超过20%。只有把好“出口”,才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才能倒逼学校提振学风、学生加强自我约束。当大学“严进严出”成为常态,才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深圳大学此次大规模对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不说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影响,起码对该校学生而言,绝对是一记响亮的警钟。有了这些学长学姐的“反面典型”,学弟学妹们估摸着再也不敢把“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挂在嘴边,而游戏人生了。这对于改善学风、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毕业生质量将大有裨益。

让“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成为过去,“严进严出”日益成为常态是深圳大学的目标,也应是中国高校教育的目标。所以除了深圳大学雷厉风行对不达标的研究生作退学处理外,其他高校也有必要跟进。当不达标学生被退学处理不再成为新闻时,“严出”或许就真正成为常态了。

Add a Comment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4027590号-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