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自习室又火了,是资本在“讲故事”还是真有市场考研辅导小班…

记者丨李宇欣

“新沟通系统彻底转变了人类生活的基本向度:空间与时间。地域性解体脱离了文化、历史、地理的意义,并重新整合进功能性的网络或意象拼贴之中,导致流动空间取代了地方空间。”

——社会学家Manuel Castells《网络社会的崛起》

期末考试、奋战四六级、考研、考公……如果放在以前,你会去哪儿学习?

学生党,首选图书馆与学校自习室自习,“打工人”,多半选择付费自习室提升自我。但受疫情影响,用户学习需求暴涨,线下自习室的关停,很多人有些惊讶地发现,竟然出现了线上自习室。

而更让很多人直呼看不懂的是,在更

多用户使用线上自习室的同时,灵敏的资本市场嗅到“蓝海”的气息,教育巨头纷纷试水线上自习室。与此同时,K12赛道的教育大佬们也先后入局,企图通过在线自习室的新场景,构建学习闭环,打造私域流量池。

在线自习室的建立基础牢固吗?到底是资本在讲故事,还是确有市场刚需?这阵风能吹多久,真的能解决学员或者家长课后的痛点吗?

需求:

学习环境成刚需

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增长

早在2018年5月,收费的共享自习室(线下)就出现在了成都。这些收费自习室大多置身写字楼,是不少需要参加职业考试的白领或专心考研的学生的新选择。

事实上,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加剧,学习需求显著增长。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休息之余继续学习充电,提升个人能力;另一方面,我国考公、考研人数逐年递增,以考研为例,据教育部官网显示,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2021年这一数值再创新高,达到377万人。

同时,用户的知识付费意愿持续走高,付费用户规模与市场规模均呈增长趋势。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我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将达到4亿人,其市场规模将达到392亿元。

得益于用户的知识付费意识,付费自习室在全国遍地开花。艾媒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付费自习室用户规模仅有85万人,2019年增长至230万人。预计2020年中国付费自习室用户将暴增至755万人。

在大众点评搜索“自习室”,仅成都范围内线下付费自习室就有上百家。每家店价格不一,基本20元以内就可全天自习,新客1元可体验两小时。

而且,几乎所有店铺都启动团购促销,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购买季度、年度学习卡。同时,免费咖啡、茶水、防疫口罩,是店家必供。

尤其疫情期间,学习环境成刚需,“花钱买氛围”的用户暴增,部分入店自习的顾客甚至要提前一天预约第二天的位置,因为上午自习室的位置可能全坐满了。

但在用户需求大增的同时,很多的付费自习室创业者却因租房成本等问题,倒在了疫情前夜。以天津为例,天津在疫情期间对教育机构管控严格,而付费自习室被划分为线下教育机构,直到6月2日才被允许开店,诸多房主选择了关闭自习室。

市场倒逼、疫情催化,线下共享自习室失利后,线上自习室出现了。

变革:

线下转线上,虚拟自习室破圈

虚拟(线上)自习室的出圈,有赖B站UP主们的推动。

2020年7月,某B站UP主利用业余时间和家里一台闲置主机,创建了一个写作业直播间,24小时开播,新同学随时可加入。自习室由最开始的16人逐渐扩大,增加到了满屏99人,高峰时间段能同时抓取上千位同学自习。

虽然该直播间没过多久就停止运营,但在线自习室这个赛道却自此被点燃。同桌、Timing、Costudy等App相继被开发,小程序、微信群、QQ群和豆瓣高楼应运而生,为用户提供多人视频模式的自习平台。

可能很多人都会依然一脸懵:线上怎么个自习法?安个摄像头自己监控自己吗?

1月15日,记者以游客身份,体验了最近很火爆的一款在线自习室APP。APP初始页面,以动画的形式开辟了从小学到在职培训的各个楼栋,软件还还原学校场景,创建了小卖部、公告栏、综合自习楼等区域。

1月15日下午四点左右,APP提示同步自习人数达6699人,进入“小学初中部”,可根据地域进行楼层选择。在“有初-综合一班”,显示46人学习、2人休息,界面可看到他人学习的虚拟头像,非真人直播。

记者以新用户的身份领取了9张自习券,若想换取更多自习券,可通过购买Co钻,兑换下来一张自习券等于0.7元人民币。

目前,线上自习室主要分为收费和免费两种模式。Timing、Costudy等App虽进入自习室方式不同,但最终都涉及人民币数量。而免费的主要是一些诸如腾讯会议、钉钉之类的办公软件,而所谓的自习功能,也是用户后期赋予的。

在线自习室?是不是依然听起来觉得不可思议?那么,这到底是真有市场还是资本狂想?人们愿意为线上自习室这种新形态买单吗?

艾媒草莓派数据显示,28.03%的网民认可,并且选择去付费自习室消费;30.92%的网民比较认可,但不会选择去付费自习室消费;41.04%的网民不认可,也不会选择去付费自习室消费。

其中,反对者的观点简单直接,“(付不付费自习)看个人,自律性差的到哪里都不行,自律性好的在哪儿都能好好学。”

也有同学支持付费自习室这种产物,觉得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学习,“在付费自习室上学习,平均每天花费40元,感觉每分钟都是钱,不敢浪费时间。”但这个理由也很轻易地遭到了反驳:难道自觉性要靠花钱来强制培养?按照这个道理,买书不是也花了钱吗,报培训班不是也花了钱吗,但中途放弃的依然大有人在,“所以,花钱买自觉性,很显然立不住脚”。

趋势:

还有教育巨头入局

资本到底看中了什么

尽管充满争议,但一直在探索在线教育新场景的教育巨头们第一时间嗅到了新商机,也开始试水线上自习室业务。

2020年5月,考研网精品班推出自习室服务;

2020年9月,考研自习室上线;

2020年9月,学而思网校推出线上自习室;

2020年12月,清北网校孵化线上自习室。

不难发现,K12教育巨头也开始瞄准了线上自习室,把自习室作为成套课程中的补充手段。

那么,在线自习室连存在的必要性都还没有把故事讲顺的情况下,资本为何就急着出手了呢?

业界认为,教育巨头加码的原因无非有三个。对机构来说,在线自习室能和原有业务进行交互,在自身教育生态中形成学习闭环;对家长而言,可以使其从辅导孩子作业的“苦海”中脱离出来;对孩子来看,他们不仅可以和同学一起做作业,还可以随时接受专业老师的辅导。

在获客成本节节攀升、营销投放费用不断飙升的当下,从这三方面来看,线上自习室无疑是教育巨头们潜在的新流量池。孩子们在平台内做作业、复习功课,长久下来可以培养对平台的依赖,转化成付费用户也就有了基础。

以字节跳动旗下的清北网校免费小班线上自习室为例,和普通的线上

自习室不同,小班线上自习室配备有教师监督学习,学生对于不懂的题目可以私发给值班老师,老师对学生的提问能及时给予反馈,并可以通过直播的形式进行讲解。

配合时下最主流的双师大班课模式,即一位名师开设大班课,最多时可以同时为上万位同学讲课;同时这些学生被分为30-50人的小群,每群配备一位辅导老师,负责批改作业、答疑。除了每周固定的正课时间,由辅导老师配合开设自习室,作为对学生学习的补充。

但也有不少家长担心,线上自习室对孩子的自律性要求很高,而中小学生相对来说心智还不成熟,自身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习体系和学习目标,“只要关闭自习室摄像头就很容易偷闲,感觉和上网课差不多。

还有家长认为线上自习室完全就是多此一举。以中小学孩子周末在家写作业为例,遇到不懂的题,完全可以给自己的老师打电话,或者暂时放一放,等到周一再到学校请教老师就可以了。但是选择线上自习室的话,还得有个智能设备架着,“反而对孩子的学习是一种分心”,有家长更是直言, 实在是没看出来这个新生事物的意义在哪儿。

*部分部分资料来源《2020-2025年中国共享自习室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被巨头盯上的云自习,究竟是不是一门好生意?》(大侠高兴兴 AI蓝媒汇 原创)、《付费自习室行业数据分析》

Add a Comment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4027590号-343